首页 资讯 正文

让“工业伤疤”长出春天——辽宁加快废弃矿山治理观察

体育正文 68 0

让“工业伤疤”长出春天——辽宁加快废弃矿山治理观察

让“工业伤疤”长出春天——辽宁加快废弃矿山治理观察

6月5日,站在抚顺煤矿(méikuàng)博物馆观景台向下看(kàn)去,只见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2.2公里,垂直深度为420米的巨大矿坑,正逐渐(zhújiàn)被大片的植被和花海覆盖,如同“绿毯”一般铺展开来。 游客在(zài)抚顺煤矿博物馆观景台(guānjǐngtái)参观抚顺西露天矿(lùtiānkuàng)。 新华社记者洪可润 摄  这里是位于辽宁抚顺市的抚顺西露天矿,开采(kāicǎi)于190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累积生产煤炭2.8亿吨(yìdūn),油母页岩5.3亿吨,却也留下了一个坑口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矿坑。2019年6月,抚顺西露天矿正式退煤闭坑,由采转治。 辽宁是矿产资源大省,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历史久、规模大。经过长期开采,许多矿山资源枯竭(kūjié)后,留下了一个个废弃的(de)矿坑。近年来,辽宁提出加快治理废弃矿山,让(ràng)更多矿山复绿。 乘车顺着抚顺西(xī)露天矿内的(de)道路盘旋而下(xià),来到矿坑的回填作业区。记者看到,载满泥土的电机车正通过电铁线路穿梭。据介绍(jùjièshào),经由这条铁路,抚顺东露天矿生产出的渣土及富含营养物质的种植用土依次补充到西露天矿矿坑内,并通过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措施对(duì)土壤进行育肥,栽种各类树木,让矿山复绿。 在抚顺西(xī)露天矿,工人正在清理树丛中的枯枝。新华社记者洪可润 摄  辽宁西露天生态环境(shēngtàihuánjìng)工程(gōngchéng)有限公司党委书记(dǎngwěishūjì)、董事长肖平说,近年来西露天矿坑及周边地区环境得到(dédào)有效恢复,目前已累计栽植苗木407万株,完成复绿面积12240亩,占矿坑总面积的70%以上。 在辽宁鞍山市鞍钢矿山生态园,山脚是宽阔的草坪和花海,山坡则是茂密的刺槐(cìhuái)、果林和葡萄园。这里本不是山,附近铁矿的乱石和废料长年累月在此堆积。经过20余年(yúnián)的修复改造,石山已变(yǐbiàn)青山,满目青翠,绿意(lǜyì)融融。 石山(shíshān)上怎么种树?鞍钢矿山生态园管理办主任李辉(lǐhuī)回忆,大伙先把大块的岩石清理出去,然后再运来附近矿区生产剥离出的土壤(tǔrǎng),覆盖到裸露的地块上,最后再种树。石山上不仅没有土,也(yě)没有路,大伙就把树苗一棵一棵背上去。 俯瞰鞍钢矿山生态园。(受访者供图)  数据显示,2024年辽宁废弃(fèiqì)矿山复绿治理面积达(dá)18.1万亩。除了复绿之外,这也为(wèi)部分废弃矿坑带来了转型的契机。 由于长期钻研生态(shēngtài)修复技术,鞍钢(āngāng)矿业公司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攻克了铁尾砂土壤化利用、铁尾砂改良剂(gǎiliángjì)制备等多项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吉林白城等地,探索盐碱地修复治理,将尾矿砂变废为宝。 在阜新市新邱区,曾经废弃(fèiqì)的矿坑经过几年(jǐnián)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被打造成集体育赛事、文旅休闲、生态示范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如今,这里承办了多场文体活动,开发了消费新业态,展现了新活力(huólì)。 综合治理后的抚顺西露天矿也成为城市新景观。“天蓝了,鸟多了。”抚顺市民朱成浩家就住在(zài)矿区附近,“以前矿区周围晴天一身土(tǔ)、雨天一身泥,现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niǎoyǔhuāxiāng),我也经常来这里散步(sànbù)。”(记者武江民、洪可润)
让“工业伤疤”长出春天——辽宁加快废弃矿山治理观察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