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组建“轻骑队”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力
泰州姜堰组建“轻骑队”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力
泰州姜堰组建“轻骑队”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力“大家都别着急,我们好好沟通,把问题彻底解决(chèdǐjiějué)掉!”6月24日上午(shàngwǔ)10时许,在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淤溪(yūxī)派出所三垛警务室内,经过民警联合社区“轻骑队”及时介入调解,一场纠纷仅(jǐn)二十分钟便成功化解,原本剑拔弩张的涉事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就在二十分钟(èrshífēnzhōng)前,社区民警黄浩翔(huánghàoxiáng)带领社区“轻骑队”在辖区走访时,发现村民梁大爷与藕塘主陈先生正在争吵,矛盾一触即发。
民警联合(liánhé)社区“轻骑队”调处纠纷(李誉 摄)
原来,梁大爷在自家(zìjiā)地头使用机器播撒农药时,不慎将农药喷洒进邻近藕(ǒu)塘,造成陈先生承包藕塘中的荷叶发黄卷曲,影响莲藕生长。其后,双方就赔偿问题(wèntí)产生分歧、争执不下,现场气氛紧张。得知情况(qíngkuàng)后,民警组织网格员、老党员等社区“轻骑队”成员,将双方当事人约至警务室,以及时救治荷叶为矛盾突破口,引导双方停止争论、积极采取(cǎiqǔ)补救措施,最终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yízhìyìjiàn),纠纷迅速平息(píngxī)。
“村里每天发生什么事(shì),我们都一清二楚,即便有了矛盾,也能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解决。”谈到这支社区警务团队的(de)“新生力量”,三垛警务室驻村民警黄浩翔(huánghàoxiáng)深有感触。
据了解(liǎojiě),三垛警务室辐射三垛、周庄(zhōuzhuāng)、靳潭、马庄、新桥5个行政村,现有村民5600余户、常住人(rén)口1.5万余(wànyú)人,辖区内水网密布、人口密集,界址纠纷、涉鱼纠纷等纠纷类警情占比大,重复报警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警务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深度转型,全面提升警务工作效能(xiàonéng),今年(jīnnián)1月,该所以精准防控和源头治理为着力点(zhuólìdiǎn),正式设立(shèlì)运行三垛警务室,并充分发扬“警网融合”治理优势,整合多元(duōyuán)主体力量组建社区(shèqū)“轻骑队”,全力打造“源头防控、流动排查、多元共治、警民连心、筑牢根基”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据该所负责人顾亚春介绍,当前社区“轻骑队”已形成“2+2+20+N”的架构体系,即以(jíyǐ)2名社区民警、2名社区辅警、20名驻村网格员为主体,广泛吸纳(xīnà)政法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保安、老党员等N类社会力量(lìliàng)联动参与(cānyù)。同时,在(zài)当地镇政府的支持下,社区“轻骑队”配备(pèibèi)了20余辆制式电动车,依托电动车“小、灵、快”的特点,有效弥补车巡与步巡的短板,在“有警出警(chūjǐng)、无警访民”中进一步延伸警务触角。
工作中,社区“轻骑队”坚持“前端预防+末端治理”双向发力(fālì),通过(tōngguò)走到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里、走在群众身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针对一般性矛盾纠纷当场发现、当场解决,针对重大疑难复杂(fùzá)纠纷,集中(jízhōng)法律工作者、“老熟人”等力量联合(liánhé)攻坚、动态管控,最大限度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
社区“轻骑队(qīngqíduì)”开展防范宣传(李誉 摄)
“‘阵地(zhèndì)前置’让基础更加扎实,‘熟人警务’让处置更加通畅,两者结合让治理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倍增。”姜堰区(qū)副区长(fùqūzhǎng)、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海涛说。
据统计,自成立以来,社区“轻骑队”已(yǐ)发展壮大到58人,累计宣传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60余件,接受群众求助(qiúzhù)80余人次,当场发现、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化解(huàjiě)率达98%以上。(李钰 顾亚春(gùyàchūn))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shìchǎng)下载“央广网(yāngguǎngwǎng)”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píngtái)”线上投诉。版权(bǎnquán)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zūnzhòng)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大家都别着急,我们好好沟通,把问题彻底解决(chèdǐjiějué)掉!”6月24日上午(shàngwǔ)10时许,在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淤溪(yūxī)派出所三垛警务室内,经过民警联合社区“轻骑队”及时介入调解,一场纠纷仅(jǐn)二十分钟便成功化解,原本剑拔弩张的涉事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就在二十分钟(èrshífēnzhōng)前,社区民警黄浩翔(huánghàoxiáng)带领社区“轻骑队”在辖区走访时,发现村民梁大爷与藕塘主陈先生正在争吵,矛盾一触即发。
民警联合(liánhé)社区“轻骑队”调处纠纷(李誉 摄)
原来,梁大爷在自家(zìjiā)地头使用机器播撒农药时,不慎将农药喷洒进邻近藕(ǒu)塘,造成陈先生承包藕塘中的荷叶发黄卷曲,影响莲藕生长。其后,双方就赔偿问题(wèntí)产生分歧、争执不下,现场气氛紧张。得知情况(qíngkuàng)后,民警组织网格员、老党员等社区“轻骑队”成员,将双方当事人约至警务室,以及时救治荷叶为矛盾突破口,引导双方停止争论、积极采取(cǎiqǔ)补救措施,最终双方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yízhìyìjiàn),纠纷迅速平息(píngxī)。
“村里每天发生什么事(shì),我们都一清二楚,即便有了矛盾,也能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解决。”谈到这支社区警务团队的(de)“新生力量”,三垛警务室驻村民警黄浩翔(huánghàoxiáng)深有感触。
据了解(liǎojiě),三垛警务室辐射三垛、周庄(zhōuzhuāng)、靳潭、马庄、新桥5个行政村,现有村民5600余户、常住人(rén)口1.5万余(wànyú)人,辖区内水网密布、人口密集,界址纠纷、涉鱼纠纷等纠纷类警情占比大,重复报警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警务模式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深度转型,全面提升警务工作效能(xiàonéng),今年(jīnnián)1月,该所以精准防控和源头治理为着力点(zhuólìdiǎn),正式设立(shèlì)运行三垛警务室,并充分发扬“警网融合”治理优势,整合多元(duōyuán)主体力量组建社区(shèqū)“轻骑队”,全力打造“源头防控、流动排查、多元共治、警民连心、筑牢根基”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据该所负责人顾亚春介绍,当前社区“轻骑队”已形成“2+2+20+N”的架构体系,即以(jíyǐ)2名社区民警、2名社区辅警、20名驻村网格员为主体,广泛吸纳(xīnà)政法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保安、老党员等N类社会力量(lìliàng)联动参与(cānyù)。同时,在(zài)当地镇政府的支持下,社区“轻骑队”配备(pèibèi)了20余辆制式电动车,依托电动车“小、灵、快”的特点,有效弥补车巡与步巡的短板,在“有警出警(chūjǐng)、无警访民”中进一步延伸警务触角。
工作中,社区“轻骑队”坚持“前端预防+末端治理”双向发力(fālì),通过(tōngguò)走到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里、走在群众身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针对一般性矛盾纠纷当场发现、当场解决,针对重大疑难复杂(fùzá)纠纷,集中(jízhōng)法律工作者、“老熟人”等力量联合(liánhé)攻坚、动态管控,最大限度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
社区“轻骑队(qīngqíduì)”开展防范宣传(李誉 摄)
“‘阵地(zhèndì)前置’让基础更加扎实,‘熟人警务’让处置更加通畅,两者结合让治理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倍增。”姜堰区(qū)副区长(fùqūzhǎng)、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海涛说。
据统计,自成立以来,社区“轻骑队”已(yǐ)发展壮大到58人,累计宣传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60余件,接受群众求助(qiúzhù)80余人次,当场发现、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化解(huàjiě)率达98%以上。(李钰 顾亚春(gùyàchūn))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shìchǎng)下载“央广网(yāngguǎngwǎng)”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píngtái)”线上投诉。版权(bǎnquán)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zūnzhòng)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